龙胜乡六旬茶农钟齐安经营茶山20年苦尽甘来野生甜茶助他走出困境

龙胜乡六旬茶农钟齐安经营茶山20年苦尽甘来野生甜茶助他走出困境

A+梁平报 2014-09-28 13:50

龙胜乡龙胜村村民钟齐安,经营一片茶山20多年,因为缺乏特色,收入一直十分微薄。今年,他终于走出困境了。

不过,带来生机的,不是茶山上那几十亩老茶树,而是种在松树林里的500株野生甜茶。

“对不起,甜茶没货了!”昨日上午,见记者一行前来,钟齐安远远地就打招呼并致歉。显然,他误以为我们是收购甜茶的商人。

听记者说明采访意图,61岁的钟齐安笑了,忙不迭泡好几杯甜茶待客,然后坐下来讲述自己和甜茶之间的“缘分”。

他移栽成功的2000株甜茶中,今年有500株进入采摘期,共产出茶叶800多斤。其中,700多斤被慕名而至的外地商贩“抢”走,余下100多斤留下少量后全部在本地市场上销售一空。

甜茶批发售价每斤150元,800多斤甜茶的销售总收入就是12万余元。

非常甜茶

“甜茶很神奇哦!”钟齐安眉飞色舞地说。

甜茶为壳斗科石柯属多穗石柯,是常绿小乔木,高5-8米,多生长于海拔400-800米的山林中,常与竹子、松树为伴混生,耐荫,喜酸性土、短日照。这种野生植物的叶片拿来泡水当茶饮用,有清甜味,当地人因此称之为“甜茶”。

县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,梁平野生甜茶这一宝贵野生资源是1981年全国农业普查时发现的,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,其中以龙胜乡数量最多;研究表明,甜茶富含生物类黄酮和多酚类物质,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、防疲劳和抗衰老具一定效果。

上个世纪80年代,梁平野生甜茶曾有少量出口。结果日本专家意外发现梁平甜茶还有防治花粉过敏的作用,销路因此越发看好。

人工栽培

事实上,钟齐安自1985年以来一直经营着一家小茶园。但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、销路不畅,茶园经济效益十分低下,近年来只能勉强做到收支持平,食之无味、弃之可惜。

野生甜茶在龙胜乡一座座山坡上的树林、竹林中不少见,常被当地村民当成杂树砍掉。

钟齐安看了觉得可惜,往往便讨回来种在自家屋后的松树林里。不过,有意识地批量移栽甜茶则是从2011年才开始的。

当年移栽的第一批野生甜茶树苗,成活率只有20%左右。钟齐安选择了坚持,专门跑到成都农林科学院拜师学艺;第二年,移栽成活率提高到80%以上。

两年时间里,移栽成功的野生甜茶树共计达2000株。

人工育苗

移栽成功的野生甜茶,全部种在一片松树林里,面积20多亩。

野生甜茶树数量有限,钟齐安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,就必须人工育苗,但扦插育苗方法很快失败了。

2012年的一天,他在山上意外发现一株只有几寸高的野生甜茶幼苗,挖起来细看,发现根部有一粒种子。这意味着,甜茶种子育苗是可行的。

这条路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。前年采集的10多斤种子,少说也有3000颗,到最后顺利发芽的只有100多株。

经反复摸索、总结,钟齐安不断改进育苗方法,今年终于将种子发芽率提高到60%,一次性培育出2000多株幼苗。

引发关注

钟齐安的尝试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。龙胜乡农业服务中心今年将他批量销售甜茶的信息挂在网站上,引来了许多对甜茶心仪已久的商贩和顾客。

这件事甚至还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。去年冬天,北京某大学教授专程来到他的甜茶园考察,取走了多个甜茶标本、土壤样本。

一个最新消息是,前不久香港一家公司辗转找到了钟齐安,表达了希望和他共同开发野生甜茶产品的意向。

钟齐安说,他要精心伺弄好野生甜茶这个宝贝,使之成为梁平特色农业的一张“新名片”。

上一条 | 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

下一条 | 

相关新闻